入行三個月的單車獵人高原正帶領幾個伙伴打撈共享單車的“尸首”。部分共享單車被撈上岸,有的單車部分零件損壞,有的單車渾身長滿藻類,慘不忍睹。
拯救共享單車已經形成一種職業分板機廠家分享因上周本河段開閘放水水位下降,河底的共享單車露出水面,于是派人打撈,1.4公里左右的河段內就打撈出30余輛共享單車。
這只是共享單車慘狀的鳳毛麟角。在杭州郊區,密密麻麻的共享單車“尸首”停放在一起。拯救共享單車已經形成一種職業分板機廠家分享一部分是因為影響交通秩序和市容市貌,被管理部門集中收治的,還有一些,則是遭遇了嚴重的破壞,變成了廢棄街頭的城市垃圾。
為了減少違停和破壞,拯救共享單車已經形成一種職業,這些舉報違停、轉移單車“尸體”的人被稱為“單車獵人”。
高原就是其中一員,他一度擔心共享單車會死于道德低下。
瘋狂的融資和損毀
拯救共享單車已經形成一種職業分板機廠家分享摩拜單車用一己之力賺足了互聯網圈的關注度——摩拜超6億美元E輪融資的消息登上了各大媒體頭條。這輪融資不僅創下了共享單車行業最大單筆融資紀錄,更是將摩拜2017年的融資成績提升到了10億美金左右。
拯救共享單車已經形成一種職業分板機廠家分享摩拜單車的最大競爭對手,ofo創始人、CEO戴威于6月27日透露,新一輪融資已接近完成,公司將繼續擴大投放規模,年底前預計達到2000萬輛(目前為600萬輛左右)。一名消息人士透露,ofo本輪融資的規模預計在5億美元。
拯救共享單車已經形成一種職業分板機廠家分享兩家公司共計融資總額達20億美元左右,各自估值也都超過了20億美元。其中ofo背后站著17位投資方(包括機構和個人),摩拜背后有25位投資方。兩家公司聚攏了目前中國實力最雄厚的財務投資人和戰略同盟者。
拯救共享單車已經形成一種職業分板機廠家分享資本的持續推動,才能在一年時間里,讓ofo和摩拜迅速成長為獨角獸企業,因此,這樣的融資速度和規模在共享單車行業已經習以為常了。
拯救共享單車已經形成一種職業分板機廠家分享想要投這兩家公司的投資人和機構之間的博弈稱得上驚心動魄:
最開始,資本對共享單車的態度是“也許有人感興趣”,于是愉悅資本的創始人劉二海將信將疑地投資了摩拜近300萬美金。
不到一年后,投資這兩家公司已經是資本的激烈競賽了。因為滴滴的進入,而失去了領投ofoB+輪的機會,元璟資本合伙人劉毅然感到非常遺憾,“要是滴滴再晚一天進,我就投進去了?!?
共享單車最終淪為一場創投圈的拔河比賽,雙方的代表分別是摩拜的金主馬化騰和ofo金主朱嘯虎。他倆背后分別是兩大派系:騰訊、愉悅、紅衫、華平、高瓴隸屬于摩拜系,而滴滴、經緯、金沙江隸屬于ofo系。
從不看好共享單車發展,到不知道它為啥能拿這么多錢,資本正在策動一場戰爭,來粗暴地改寫人們的認知。
對于無報酬的單車獵人來說,這場資本的戰爭屬于無硝煙的戰爭,他們嗅不到單車之下,金錢的暗流涌動,感受到的都是單車被損毀的觸目驚心。
高原所在的“共享單車獵人”QQ群里,每天充斥著這樣的消息:
“又在XX發現一輛上私鎖的車!”
“太缺德了,又有人把車座給卸走了!”
還有人發現了不文明用車行為,召喚附近的“獵人”支援干架。
由于單車獵人都是自發性和無償性的,因此“獵人”們都有自己的職業或學業。高原就是在西二旗上班的一名白領,他“打獵”的時間,一般都是在下班路上,有時候是處于不經意,有時候則是刻意地穿行在小區,像散步一樣悠閑,但又有著發現那些被藏匿的單車的警覺。
在三個月的時間里,高原總共“解救”過50多輛共享單車,這種“解救”一般是把違停的車搬到馬路邊,但對于上私鎖的,他們選擇以暴制暴,“用牙簽或者膠水堵死鎖眼?!?
采用這種辦法是因為沒有剪鎖工具,但這種以暴制暴的辦法對于沒有任何報酬的單車獵人來說,是重要的動力和快感來源。
快感是極偶然的行為,更多的情況是無奈——將那些被破壞的單車報告給后臺后,公司會受理并給舉報者增加信用積分,但也僅此而已。
大量被損毀的單車讓這些一腔熱血的“獵人”憤慨,但是公司羸弱的執行力則是慢慢澆滅他們熱情的冷水。
共享單車正在經歷一場“資本是如何制造風口”的故事,用了1年時間,共享單車已經成為普遍被認可和接受的出行工具,但是從單車角度看,這或許是史上最慘的產品,破壞它的不光是黑車司機、普通用戶,還有共享單車公司消極的地面運營。
雖然高原解救了幾十輛單車,但更多情況下,問題單車還躺在原地,后續的地面運營置之不理。
大公司的煩惱和小公司的恐慌
在資本將共享單車推向風口的同時,損毀率日益變高,單車“尸體”在大街上隨處可見,是很多人對共享單車的第一感觀。
4月1日,戴威也曾表示,目前的損毀問題讓他擔心,“過高的損毀率對ofo的成本會有影響。”他介紹,ofo一方面會增加維護,另一方面也希望百姓能夠更加文明規范的用車。
如何降低車輛損毀率,是所有共享單車需要考慮的問題。除此之外,他們面臨的最大難題是如何盈利。
摩拜單車CEO曾對媒體宣稱,摩拜希望和投資人一起尋找盈利模式。
在群雄逐鹿的時代,雖然ofo和摩拜的優勢較為明顯,但是從運營的角度考慮,他們要不定期推出免費騎行和紅包車等活動。
有業內人士按照每輛單車每年300天騎行,每天3次的使用頻次,每次0.5元的收費標準,以及20%的免費使用比例計算,得出一輛摩拜單車的年收益僅為360元。
由于摩拜單車的成本較高,因此每輛車需要運營3年左右才能收回成本,而且要保證每輛車不被損壞或發生故障。
如何盈利,依然是壓在共享單車頭頂的一塊巨石,在保證自己競爭力的同時,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將是共享單車之爭的勝負杠桿。
對于小公司來說,他們還沒有機會考慮以上難題。光是如何增加投放量,擴大市場規模就足以讓他們焦頭爛額了。
拯救共享單車已經形成一種職業分板機廠家分享下一家倒閉的共享單車會是誰呢?這個信號曾被多名業內人士預判——2016年年底,騎唄單車CEO周海有告訴品途商業評論,“真正的競爭會從2017年年中開始”。
悟空單車的倒閉,原因眾多,從公司CEO雷厚義的總結來看,公司做不下去的根本原因是面臨供應鏈和融資難題。規模較小的共享單車公司,都在面臨融資難的生死考驗。
國內創投圈在共享單車領域,早已被ofo和摩拜一分為二,現在還未入局的,要么不想染指,要么根本沒有機會。